101.7.7取道"福高"沿途原野風光
途經苗栗後龍西海岸
通霄海岸風力發電機
苑裡與火燄山相同地質小丘陵地
不穩定地形,經不起風雨摧殘,造成多處崩塌!
夕陽西下,華燈初上
鹿港--國家第一級古蹟----龍山寺---山門(建於乾隆51年,當時號稱臺灣紫禁城)
山門乃佛寺界定內外,佛俗之門,進入此門,表示踏入佛境.(不是遁入佛門出家)
前埕--三川前殿
三川前殿---正門
門板展現歲月的痕跡
俗稱:斗拱鏤空雕花--增加屋頂結構支撐,兼顧藝術美感!
前殿的「抱鼓石」,形狀如大鼓,立於中門兩邊,用來穩住門柱,防止鬆動。
戲亭前左.右各一,種有老榕樹,始於建寺,至今200多歲齡.
中埕--拜亭(中間盆栽後方石板平舖斜坡道,乃"御路"--供轎子行走)
寺外如紫禁城般長牆
正殿重修時,上樑大典時所保留,金紙及紅布條.
重新修繕抽換斗拱底樑--可見色澤的差異.
龍山寺內的八卦藻井,是全台灣最大的藻井,跨距約5呎半,
再由16組斗拱5層相疊組成,其形狀如結網,且不用任何一根鐵釘,完全以木栓接而成,藻井正中位置有一彩繪龍,龍嘴銜有一鐵環,用以吊掛銅鐘,具有產生回音共鳴的作用,八卦藻井上有一「井」字,在星相學上稱之「東井」東井屬水,有剋火之意。
龍山寺屬佛教寺廟,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.
正殿兩旁八角門,界分中埕與後埕,望過去可看到後殿圓形月門,通往幽深隱密的禪房,有一種動人的視覺穿透感!
鹿港--縣定古蹟--天后宮
鹿港老街--敕建天后宮(新祖宮)乾隆皇敕建.
居處角落的"石敢當"
縣定古蹟--鹿港公會堂
乾隆48年漳州人所建,漳.泉械鬥後,漳州人敗離,遺留鹿港,泉州人保留且維持行香朝拜.
敕建新祖宮是清代官方所建,正殿奉祀媽祖.全臺唯一由乾隆皇帝敕建之媽祖廟,每月朔望欽詔文武百官行香朝拜,地位尊崇.
因此,"文武官員至此下馬".
~~~~未完~~~~~~~待續~~~~~~~~~~